AnoushkaMutandaDougherty获得剑桥大学的录取,这是在众多中国莘莘学子眼中是多么幸运,甚至可望而不可求的事情。然而在英国有着特殊身份的这位姑娘:混血黑人而又来自普通公立学校,我们怎么去理解她的彷徨和担忧?一个普通的英国中学生,在学业和前途之外,又有着什么样的考虑?
年,仅有3%的剑桥本科新生是黑人,或者是混血黑人。而华裔(不含海外录取)的比例为2.9%。处于同样少数地位的人群,有没有一点惺惺相惜呢?
以下译自年1月22日BBCStory报道,由剑桥准新生Anoushka自述整理。
剑桥是全球英语世界的第二古老大学,同时是全世界现存大学里面第四古老的。剑桥至今为止已经产生了90位诺贝尔奖得主。然而,这所超级学府,却恰恰不是我想去的地方。至少,这是我被录取一星期以后的困惑。
一开始是我父母鼓励我去考剑桥的。在他们的眼里,剑桥是走向最好的职业和机会的通行证。然而,在这样一所从私立学校招生比例仍然很大,而且来自白人和黑人混血的非洲文化家庭的学生极其稀少(年仅14名)的大学里,我的生活会是怎样,这让我非常担忧。剑桥毋庸置疑地是一所白人和有钱人占大多数的学校。
我的妈妈Anjula是乌干达人,70年代在伊迪阿明的暴政统治下逃脱出来。在乌干达的紧张种族局势下,像我妈妈这样印度和乌干达混血的人们是被忽视的,人们也不清楚他们来到英国以后的经历的种种挣扎。这种来自少数群体的经历,塑造了我对这段不成文历史的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buliqiduna.com/blqdjc/9502.html